 |
目前已经有 2家商家成为了一卡通联盟商家,加入一卡通联盟,让您的消费者更加方便的了解您,也让广大的消费者更好更方便的在您的餐厅消费哦,点击加入联盟。
购买一卡通、绑定会员,享受更多的优惠服务,点此 了解详情。
|
|
|
吃在郑州 |
来源:洛阳美食网 发布日期:2008/8/8 浏览:750 |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郑州近二十年,以前对这句话倒也没多深的体会。只是,前天看到生活在新加坡的Amanda写信抱怨那里吃不到什么好吃的,连去北京读书的几个女生也经常写信来,罗列米皮,凉皮,炒凉粉,麻辣烫,直到把自己的哈喇子逗出来为止。
郑州的饮食业的确发达,且不说栉次鳞比的大小餐馆,仅仅那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只怕你我逛上三两个月也未必能一网打尽。小时候住在杜岭中街,每天一大早起床,我就会掂着一个小锅跑上十分钟去打回来香喷喷的武陟油茶做早餐,有时偷懒就在门口的羊肉烩面馆让老板做一锅烩面,那时物价还便宜,一锅烩面只要五角钱。星期天,偶尔还会去德化街的蔡记蒸饺。那时,印象很深的是每次去楼上总是满座,桌子上少不了醋瓶子和大蒜瓣,一片狼籍。
至于说什么饭店,几乎连一点印象也没有。毕竟十几年前,大家更多去的是单位食堂。
这些年来,各种中高档的饭店餐馆开始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看过李佩甫的《羊的门》,几乎毫不费力就能把书中那几家位于白食一条街上的豪华饭店和越秀酒家,东西花园,中州宾馆对号入座。但是老百姓真正能经常光顾那种地方的又有几个?四千元钱一只的五头鲍,八千一只的熊掌,足够普通三口之家海吃海喝一年了。不过,也得让人家有钱人消费,有钱人不去花钱,饭店岂不是要关门大吉?
前两天,一个在美国商学院教书多年的朋友要回郑州探亲,让我给他推荐一家好的饭店。我平时倒不常出去吃饭,所以就问起我的同事,一个能吃会做的美食家。几年前我和他一起在南方一个城市做红小豆,开始最不适应的就是吃不到家乡的风味小吃,羊肉串?没有。凉皮?没有。烩面?没有。在家里时似乎也不觉着这些满大街都是的小吃有多好,到了异地他乡,面对各种美味佳肴却总是没有胃口,家乡的火锅涮锅红焖羊肉却想起来就忍不住要垂涎三尺。经八路夜市那样的热闹景象,更是只有向梦里寻。那个城市里的生煎馒头,鸭血汤,排骨面,嘉兴粽子吃起来都怪里怪气,不合口味。惟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的菜市场里的人群熙熙攘攘,吴侬软语。到了春节,满街可见人们自行车后架上挂着用报纸裹的严严实实,一米来长的大白鱼。问了才知道,那里风俗是过年单位发鱼,取年年有余的谐音。
吃了两三个星期的面条,同事和我一商量,决定自己动手,上街买菜购料,川崎,粉皮,豆腐泡,大白菜,莲菜,土豆,火腿肠,鸡血,鸭血,羊肉片,隔三差五在家里做火锅,再到楼下的小店里捎上一瓶尖庄。如此吃了几回,勾引的楼上的宁波同事也纷纷要求入伙。五六个人围炉而座,窗外虽然无雪,但是小桥流水,渔火隐约,也是别有情趣。
今天同事一听说我要他介绍郑州名吃,顿时来了精神,两眼放光。一家家说来如数家珍:经七路的东来顺,竹园火锅,北京口福居,红旗路的蜀香瓦罐,印度小厨,鸿茂斋,优胜南路的天府酒家,老幺泉水鸡,健康路的老吴羊肉汤,政六街的菌类火锅,农业路上有歌乐山辣子鸡,金水大道上的湘园,人民公园对面的杭州菜馆,翠花路上有烙馍村,陈寨有个闻香骨头居,宋寨有个北方大砂锅。陇海中路上有羔羊涮,陇海西路有众和鲶鱼庄和啤酒鸭火锅,桐柏路上有舒记麻辣烫,兴华北街还有个萝卜香。
南关街风味城里有家正宗兰州拉面,外加芝麻羊肉串,武警医院边上有个李记瓦罐,政三街上有家葛记焖饼,自然也不能拉下未来大道那家信阳菜馆。
说起羊肉串,要数纬五路东段那家来自吐鲁番的新疆人烤的最好,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每天下了班都要站在路边买几串解解馋。只是几个月前他想挣更多钱,又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犯了盲目扩张的商家大忌,结果拉面没卖好,还连累了羊肉串。如今每天下班路过,羊肉串踪迹不见,胃里不免犯酸,心中着实留恋。前日郑州市政府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已经勒令所有室外烧烤限期停业。别了,羊肉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