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射雕英雄传》时,对草原人民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的快乐夜生活,老是艳羡不已,而更让人垂涎的,则是他们分食烤羊肉时的盛况。不过如今咱羊城老饕也不光只有羡慕的份啦,动手吃喝便是,还迟疑什么!
都说吃羊最好到内蒙古去,但在今天这个物流活跃的世界,你大可不必把这种说法当作真理,因为有人已经帮你准备好了,有没有兴趣把嗅觉上的感动化为实际的行动呢?
近日,白天鹅宾馆特别请来内蒙古饭店的名厨掌厨,策划了一场蒙古菜美食节。这次登场的菜式都颇有特色,大啖烤羊腿、手扒肉,再趁热品蒙古奶茶宴;穿着蒙古服装的少女,在一隅献唱草原民歌,歌声嘹亮奔放,这才叫真正的淋漓畅快!
蒙古菜,有风味没有精致
说起蒙古菜,就好像一定是英雄才配吃;樊哙生啖豕肉,卫青深入荒漠,周亚夫屯军细柳,也都和这个天生的英雄民族有关。从蒙古菜里你能体会一种铺天盖地的进攻———手扒肉的肥腻、奶茶的浓香,时刻在提醒你,那种小桥流水、雕梁画栋的精致全不属于这里。
内蒙古饭店的孙厨师长说,蒙古菜非常质朴,没有那种文绉绉的饮食理论,也没有形成菜系,但是蒙古菜绝对有自己的风味。过去受生活条件所限,在草原上生活的人民,饮食非常质朴,直来直去,羊排就是羊排,驼掌就是驼掌,不像粤菜往往在材料的搭配上挖空心思。草原人民烹调食物,味道以鲜香浓郁、咸醇酥脆为主。听起来,倒也很适合讲求实惠大方的广州人。

蒙古馅饼
体验草原生活,从早茶开始
按照当地的习惯,尝地道的蒙古美食从早餐开始吧。于是,眼前精致的碟子里摆满了各式蒙古的奶制品早茶:奶酪、奶皮、炒米、奶豆腐……据说在当地茶点达18种,每件茶点可直接入口。
趁热呷一口蒙古奶茶吧!浓浓的奶味直捣味蕾,隐隐地,还有一点咸味相佐。这奶茶,据说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当然,茶点也可以伴在一起品尝,像内蒙人最喜欢的炒米,它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炒米的吃法有几种:用黄油、奶皮、白糖拌着吃,很像芝麻糖的味道;用奶茶泡着吃,又香又软,如果再加上一小块黄油或奶酪,一下子独特的乳味全部涌来。

奶茶与茶点

各式茶点
莜面———内蒙的上等主食
莜面据说是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而且来头不小,是内蒙的三宝之首。“冷调校面捣烧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像这样的顺口溜在当地还有很多版本。具体说来,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从生莜麦到做成能吃的莜麦制品,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很复杂的一个过程。内蒙古莜麦属“裸燕麦”,俗称“油麦”。莜面有很 多的做法,像我们吃的炒莜面是最常见的,整道菜不仅看起来诱人,其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低糖、降压,绝对健康的食品。既然该菜如此“才貌双全”,我们自然是毫无顾忌地大开杀戒。

炒莜面
色美肉嫩烤羊腿
看《射雕英雄传》时,对草原人民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的快乐夜生活,老是艳羡不已。而更让人垂涎的,则是他们分食烤羊肉时的盛况。用尖刀利刃瓜分一只烤得喷香的全羊,你一块我一块,叫人恨不得置身其中。烤全羊,现在已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了。但是偌大的一只烤全羊,吃起来还是得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幸亏还有其他的烤肉选择可满足为食之人口福之欲。
先来烤小羊腿过过瘾,个头不算大,一个人吃刚刚好。趁热品尝时脆脆的,嚼起来吱吱作响,吃到里层的肉时,顿觉又香又嫩,此时,淑女绅士的扭捏姿态绝对要不得,最后你可抓起羊腿大啃上面残余的肉和韧韧的羊筋。

烤羊腿
不尝手抓肉,枉此一行
常说,不吃手抓肉不算去过草原,由此可见手抓肉在蒙古菜中的地位。当地的牧民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
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抓肉一般用作晚餐,可以放凉了第二天继续食用。我们本次尝的就是凉的手抓肉,不过盘中的羊肉已经切好了,不用手抓,直接动筷子即可。因为是小绵羊的前腿肉,营养很丰富,肉质鲜嫩,有客人吃后大赞为“内蒙鲍鱼”。
蒙古菜味美,除了分量足,很多菜式都会结合当地的药材制作,看看菜单,配有苁蓉的菜就有好几个。可别小看这苁蓉,它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补性和缓。如此佳品,怎能错过,只可惜先前肚子早已撑饱,而美食只会越吃越上瘾,那就留到下次再来驰骋一番,再战个豪气冲天吧。

手抓肉
(文/王敏 实习生 陈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