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由1.5元涨到2.5元,泡馍由5元涨到8元……2007年开始的本轮物价上涨,在猪肉、食用油等副食品的拉动下,大众饮食成为了价格上涨的“重灾区”。快餐、普通餐馆的菜品,平均上涨了50%左右。
从2007年4月到今年初的最高峰,猪肉价格由7.32元上涨到13.6元,食用油由4.21元涨到8.75元,涨幅分别达到86%和100%。在这种背景下,餐饮业开始暴涨,小吃、快餐、酒店,无一例外。以凉皮、肉夹馍为主的小吃,平均上涨60%以上;快餐在40%左右;普通酒店菜品,涨幅也多在50%左右。
餐饮业价格的涨幅之大,上涨之快,是近年来所没有的。突如其来的价格上涨,让普通百姓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对他们而言,餐饮业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其生活影响很大,大多都采取尽可能不在外就餐予以应对。但对上班族来说,很多人还得靠在快餐店、小吃店或酒店解决早饭和午饭。全天候在外用餐的,也不在少数。
近期以来,猪肉、食用油等价格持续回落,其中西安市食用油价格最大回落幅度近40%,猪肉回落近30%。对此,百姓期盼水涨船高的餐饮价格,也能回归理性,走向下降通道。
日前,记者从省物价局了解到,过去我国餐饮业有过暴利现象,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后来对餐饮业实行指导价格。具体措施是实行分级管理,对规模以上的酒店食堂进行分等定级,规定加价率,消费者所熟悉的一级店、二级店、特一级店等,就是当年分级管理的情形。再后来,价格机制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当年暴利、垄断等背景已经自动消失。于是在2005年国家又取消了价格管制,实行餐饮业价格完全放开,并由市场调节。
领涨餐饮业大幅上涨的食用油、猪肉价格,目前已纷纷大幅回落。在这种状态下,餐饮价格还能“理直气壮”地居高不下吗?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是否会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对此,省物价局物价研究所副所长李宗星认为,价格调节本身有周期性,市场失灵现象在短期内有可能会出现,因此餐饮业在一定时期内也会出现暴利的可能,但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李宗星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高消费、高物价时期,餐饮业与一般行业和商品比,价格的构成更为复杂。因为是竞争非垄断行业,水涨船高后的餐饮业价格,也会慢慢回调,回归理性。但目前整体物价仍处在相对高位,餐饮价格的理性回归,也需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也有专家认为,餐饮业降价有两个前提:一是粮食价格下降,二是我国经济转为低增长或不增长。然而,就目前来说,这两种可能性都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