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立冬的第二天,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到来让人们很快感受到冬天的寒冷,,这种节气的变化也加快了秋菜集中上市后收尾的步伐。昨天一早,记者来到双兴蔬菜批发市场,走访部分业户,了解了近期秋菜市场情况。
大葱价格下滑首当其冲
今年3月,记者曾就我市大葱价格自去年秋天一路走高作了报道。当时,大连零售市场上稍好一点的大葱价格每公斤都涨到十一二元,超市里最好的葱每公斤卖到了17元,老百姓快吃不起葱了。但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也许就是“规律”所致吧!
业户老刘告诉记者,去年秋天大葱一上市每公斤就能批发到1.8至2元,而今天只有1.2 1.3元。扒好的净葱去年每公斤最低批发1.8元,今年最高也不过1.8元。更令老刘没想到的是,今年的大葱销量也不佳,“去年1天怎么也能批发出十五六吨,今年只有四五吨。再加上长途运输费用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卖大葱算是赔定了!”在市场内的大葱批发区,记者还看到许多女工正在整理加工毛葱,经过长途跋涉运来的大葱,堆在一起极易产生热效应而腐烂变质,其损耗率大约在30%。目前,大连市场上的大葱品种主要有“鸡腿葱”、“笨葱”和“日本葱”,主要产自山东、黑龙江和我市的普兰店。
批发业户近期主要经营地产秋菜
今年我市秋菜集中上市初期,来自吉林和沈阳的菜大约占了60%,但眼下东北的菜基本上不进了,因为东北开始上冻,大白菜没法运了。还有,“从东北运菜比经营当地菜每吨成本要高150元,如果运一大车菜十四五吨,就多花费2100多元钱。”白菜经营大户洪女士算了一笔账。
上市正值高峰期的大白菜,主要来自金州和旅顺,而且业户们也明显感觉到今年大连的白菜产量和质量都明显高于往年。因为产的多了,价格也随之下降,批发价格每公斤只有两三角钱。但令他们不解的是,今年的销量却不如往年,有的业户比较了一下,同去年相比,平均一天少卖1/4。在双兴卖了6年萝卜的老姜,也有同样的感觉。
“两费”取消,活跃了秋菜马路市场
在批发市场采访,业户们都说秋菜卖得少了,那么,增产的秋菜都卖到哪里了呢?其实,今年有一部分销售游离于批发市场之外,直接进了街道社区、早市等马路市场。
原来,今年9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了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成本降低了使得马路市场上的个体商贩迅速增加。对此,记者深有体会。昨天早上6时30分一出门,便看见有来自金州的农民冒着严寒出来卖菜,一打听,1公斤才卖四角钱。每天下班回家,马路两边到处是卖秋果、秋菜和地瓜、芋头的。有意思的是,原先只有东边的农贸市场与西边的个体副食菜店竞争,近来,北边的马路市场渐成规模,不仅是萝卜白菜,就连杂粮杂豆、海鲜、土特产品也能在此买到,几乎是三足鼎立。两费取消了,看来谁都能提个“马扎”到街边练练摊了。
话说的是不是有点远了,咱还是赶紧去买秋菜吧。冬天多吃些萝卜、白菜,一来对身体好,二来为农民兄弟分愁解忧,农民种点秋菜不容易! |